今日读《中庸》,突然想到高中刚入学的我,问了正在巡视我们早读的语文老师,也是当时的班主任一个关于“中庸”的问题,没有直接提问,是把问题写在本子上递给了老师,具体问了什么我已经全然忘了,也许大致就是“关于中庸,说法一是xxx,说法二是xxx,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”,老师给了我解答,他走后我自己又用铅笔在本子上写的很多话。后来老师转了几圈,可能又重新思考了我的问题,于是又来找我要那个写了问题的本子,我怕他看到我新写上去的话,着急忙慌的拿橡皮把那些字擦掉,他耐心的等待着,等接过我的本子,重新写上了他的答案。
我已经忘记了我问的是什么问题,也忘了他给的答案,也丢了那个本子。甚至忘了那个我只待了几个月的班级的班主任姓什么。只是突然想到,我也遇见过好老师,只是我自己没好好学而已。在那个唯分数论的地方,在河南这个高考大省学校自然也只看成绩的地方,谁在乎试卷上考不到的“中庸之道”是什么?而老师依然愿意认真思考学生的问题,并耐心作出解答,我想这就是好老师了。
写到这里,又想到了我高中最后一任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,我们喊“超叔”的马老师。那么多背不完的数学公式,只需要记住公式会用就能考出好成绩,可他还是会耐心给我推导了我想知道的那个公式的推导过程。
我遇见过很多不配尊为人师的“老师”。有的人用“老师”的身份威逼,用手中那点可怜的权利利诱,用傲慢的态度展现自己的高高在上,用职务的便利把魔爪伸向他精心挑选的对象。
可我也遇见过那么多好老师,他们一次次劝阻迷途的我,让我没有堕入深渊,让我得以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普通人,而不是被社会遗弃的对象。可我也没能成才,没有多么优秀,甚至也没有遵从本心生活。没做到对自己无悔,自然也做不到对老师们曾经的教诲无愧。所以,我再没见过任何一个我敬重且惦念的老师,我这样的学生,是不见也罢的。
			本文由 Meedo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
最后编辑时间为: Aug 31, 2025 at 02:59 pm